孩子还小,对于情绪的表达和理解并不如成年人。同样的,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去宣泄和排解自己的情绪。要么是外化,比如一些“破坏性”行为;要么内化,比如“生闷气”。
作为家长,不妨试试下面的几个办法,去帮助孩子调整情绪。
1、暂时不回应孩子的情绪,给他们一些时间
当孩子情绪很不好,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点时间去调整。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难以去表达内心的感受的。这个时候,小孩只是需要时间和空间。如果被关注,被追问,反而会导致本来就烦躁的情绪更加烦躁。而作为提供关心的大人也会很挫败,反而因此导致自己情绪不好,影响彼此的关系。
所以这个时候,大人可以试着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等他愿意和我们沟通时再去问他刚刚发生了什么。
2、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有时候孩子情绪不好,可能家长大概了解孩子之前发生了什么,家长可以这样表达:“今天不和你玩,你是不是很生气?你看起来不高兴,是不是因为今天妈妈说你了……”家长可以用语言,去帮助和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表达方式是单一的,有时候不是大喊大叫就是到处搞破坏。因为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3、多走一步
发泄情绪,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的部分。在情绪袭来时,孩子很难去考虑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种发泄是难以控制的,所以当孩子冷静的时候,家长可以去跟他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情绪宣泄的当下避免正面冲突和压抑。当情绪平复,家长多走一步,不仅总结了刚刚的事情,也在为之后类似的情绪事件做好铺垫。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体验到更多的、不同的情绪。对于情绪的表达,需要家长们更多的耐心对待与细心引导。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情绪,才能让他们将来体验和处理好各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