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不要害怕说“对不起”,表达悔意并提出、纠正问题,父母可以塑造他们希望灌输给孩子的品质:同理心、诚实、勇气和责任感。但要注意的是,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注意这些细节,得到的效果往往会超出预期。
每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知道任何人都会犯错,包括爸爸妈妈。当父母坚持他们不能做错事时,这就为道德混乱埋下了伏笔。孩子可能会开始怀疑他们与生俱来的是非感。忽视这一点可能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并扭曲他们正在形成的道德观。
1、面对错误
要知道,孩子们会比成年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伤害和不公正。一些对父母来说来说似乎微不足道的事情,例如在孩子的朋友面前对他们大喊大叫,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件大事。
如果你的老板那样对你,你会有什么感觉?的确如此:被一个更有权势的人不尊重会伤得很深。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可以想象他们的感受,父母的道歉自然而然就会到来。一定要给他们空间,让他们用眼泪、愤怒等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毕竟来自一个有权势的人的道歉更能肯定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2、梳理道歉
道歉时要真诚,然后尽你所能纠正错误。“我真的很抱歉,你在出门的时候我忘了喂你的金鱼。我知道它死了你一定很难过,我也很难过。你想去宠物店再挑一条吗?”这种练习还是颇有创意的,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弥补时,会发现自己与孩子建立了紧密联系。
如果你没有决心做得更好,道歉只是一句空话。有条理的道歉可以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起起落落,成为更好的人,这些都是培养优秀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不必狡辩
永远不要通过告诉孩子是他们造成的来为自己的错误辩护。父母是成年人,成熟且有权管理自己的感受和处境。
不要说“我很抱歉你有这种感觉”,这个冷漠和疏远的短语会告诉孩子他们太敏感,这是放弃责任并否认他们的感受。当父母伤害或让孩子失望时,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如果你不能提出一个完整的、善解人意的道歉,就诚恳地说“对不起”以求得到孩子的谅解。
稍加练习,并积极思考下逻辑然后向孩子道歉会变得更容易。甚至可能会发现道歉让父母与孩子更亲近,这对整个家庭都有好处。当周围的人表现出正直、谦逊和关心他人感受时,每个人都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