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教育:为什么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

发布时间:2022-12-20 20:00:51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抱怨,为孩子日夜操劳,那么辛苦,孩子却不懂事、不听话,更加不会心疼自己,让人心寒。

 

拥有爱的能力,学会爱别人,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最开始就是从爱父母开始。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往往具有同理心,会尊重、关心体贴别人,有责任感。这些良好的品质,会让他成长为更加优秀、幸福的人。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点都不懂得心疼父母?这反映出家庭教育的哪些问题?

天童教育:为什么孩子不懂得心疼父母?(图1) 

1父母付出太多、爱得太满

 

不会心疼父母的孩子,很多是被“宠”出来的。在家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给孩子特殊待遇、有求必应。

这些自以为爱孩子的方式,其实是走入了溺爱的误区。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视父母的照顾和付出为理所当然,只会一味地索取,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父母能给孩子很多爱,却不能代替孩子长大。该做的事,还得交给孩子自己做;该经历的挫折,不要帮他避免;该承担的责任,应该让孩子从小学着承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的人。

 

2没有给孩子付出爱的机会

 

有些孩子,不是不知道心疼父母,而是父母没有给他心疼自己的机会。为人父母后,家长习惯藏起自己的情绪和弱点,展现给孩子的都是强大、坚韧的一面。所以在许多孩子眼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不怕辛苦,不怕脏不怕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不觉得父母需要爱和关怀。

 

因此,家长需要多给孩子付出行动、表达关心和爱的机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学会示弱,让孩子帮自己做事,比如:和孩子逛超市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拎袋子、推车;让孩子帮忙扔垃圾。并在孩子做完后,表达对他的感谢:“有你真好!”“帮大忙了!”偶尔也可以表现出真实的情绪,和孩子聊聊自己的烦恼、心情,给孩子关心自己的机会。

 

父母要学会偶尔示弱,“这个我不行,那个我不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爱的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但能建立起同理心和责任感,也会在付出和给予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