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再把希望全放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原则上说,家长心理的转变是好事,最起码对孩子的教育更加关注。可是偏偏,很多父母对教育方法一知半解,用了错误的方式。成长路上,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责任重大,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哪怕是不经意的习惯,都要思虑再三,唯恐给孩子造成伤害。
父母教育路上的坏习惯
一、吼骂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存在大声吼叫的现象,这是通病。可以理解父母的无奈、崩溃和坏脾气,但是对着年幼的孩子发火,他们也不懂。而且,并非吼叫就有结果,很多孩子不仅认识不到错误,而且变得更笨拙。
二、打压
不想让孩子变得骄傲,就想通过“打压”和“贬低”的方式,试图隐藏他们的骄傲心理。父母的出发点或许是好多,通过泼冷水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勤奋好学的心理。
可事实上,越是被打压的孩子,越容易变得自卑,而且还会变笨。因为在父母的教育中,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总是感觉不如他人。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消极,反正自己做什么都不好,又何必去努力呢?
三、期望过高
想让孩子将来有所成就,应该是所有父母毕生努力的方向。可是,每个孩子的实力不同,父母要结合他们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做到量力而行。明明孩子的学习能力一般,非得要让他考到班级前几名,这样的期望实则是压力。
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很多时候父母的逼迫,以及压抑的环境,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后遗症”。越是紧张,越是什么都做不好,相信大人也有过这种体会,为何要把压力转嫁给孩子呢?
四、随意打断
不管孩子在做什么,父母都能找到上前关心的理由,殊不知这种行为,正在慢慢摧毁孩子的专注力,让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接下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三心二意。试问,父母不经意的关心,到底带给了孩子什么呢?
哪怕是集中精力玩耍,也是可以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因为他们在那一刻,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一旦专注力被打扰,孩子的思维、动作等多个习惯都会被破坏,不聪明也是正常现象。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习惯,甚至此刻正在吼叫孩子。沈阳天童教育觉得,合理的管束,充分的信任,以及充满爱意的鼓励,才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最佳方式。从现在开始,用鼓励代替吼叫,收起所有打压的话语,不要让孩子们的心头蒙上灰。
聪明的父母,都在用这些方法教育孩子
第一招:积极鼓励法
不管孩子当下的表现如何,针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励他们的进步,这才是树立自我价值观最好的方法。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父母的鼓励会给他们更多动力,创造更多奇迹。
第二招:明确家规法
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界限和底线在哪里。从小开始,就要明确家规,并且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明白哪些该做,而哪些要远离。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守住底线,远离犯错和犯罪的边缘。
第三招:释放权利法
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不管是身体还是思想,他永远都是独立的。所以父母要学会释放权利,在保障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独自去做事,哪怕“伤痕累累”。
总结
没有生来就会教育孩子的父母,所有的教育经验,都是在日积月累中积攒出来的。为人父母,要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理解,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