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说过:“骄傲、嫉妒,贪婪是三个火星,它们使人心爆炸。”很多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不正当的比较,却没能顾及到孩子的情绪。
孩子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自己得到的夸赞,得到的奖励,得到的关心等,都不如自己的朋友,他就会产生严重的嫉妒心理,从而延伸出更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怨恨、自怨自艾。
孩子的成长是缓慢的过程,是花开结果的等待。因此沈阳天童教育觉得,当孩子产生嫉妒心理时,家长不用如临大敌自乱阵脚,通过正确教育和引导,化嫉妒为奋斗的动力,激发孩子向上自强的心理,养成健康的性格和优良的品德。
首先、正视孩子的情感
多子家庭,家长要学会一视同仁,不要过分偏爱小宝,而忽视大宝的感受。无意间的行为和言语有时会使大宝产生嫉妒行为。
这时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解释,不能一笔带过。不能一味的指责孩子而不去排解孩子的消极情绪,要让先孩子宣泄负面情绪,再正向引导孩子。不能单一的批评和否定孩子。
其次、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及负面的东西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镜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长,因此当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时,不要冷嘲热讽。
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情绪与对方共情,表达自己对他的理解和关爱。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指责受到妒嫉的对象,这样会起反作用,激化孩子的妒嫉情绪,还会导致孩子产生没有责任感的不良行为。
再者、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优点,比如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比如身体的柔韧性很好等等。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令人羡慕的过人之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
专家指出,当孩子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关注的事实。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
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优点始终存在于自己本身,而不是因别人的夸赞闪耀。
正确面对自己的嫉妒心,把嫉妒转化为动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学习进步才是正确的道路。我们既要发扬自己的优点,要学会正视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
学会良性竞争
竞争无处不在,是无法避免的,正确的引导孩子面对竞争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竞争不应当是负面的冲突,孩子不能为了竞争过其他小朋友使用作弊,伤害他人等不良手段去填补自己的自尊心,达到满足虚荣心的目的。
老舍说过:“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正确的利用自己的嫉妒,完整的剖析自我,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脚踏实地才是根本。
每当提起嫉妒心理,父母就会下意识反感其存在。但实际上适当的嫉妒心理并没有什么错,错在没能及时的纠正和疏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很沉重的分量,及时的引导事半功倍。就算孩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嫉妒心理,只要家长付出自己的真心和耐心,去改变孩子的错误观念,孩子仍会拥有健康的心理。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思维,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要学会和孩子共情,去理解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