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当孩子长大后,开始变得不愿意与自己交流,不愿意告诉你他们的想法。当提及这个问题时,很多的家长都感到不能理解,总是会习惯性地去指责孩子如何如何。
那么,有哪些好的沟通技巧和正确的沟通方法可以帮助父母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天童整理了几个与孩子们沟通时需要注意的点,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
批评孩子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对孩子发出过多的指令。沟通的问题要具体化,家长们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长篇大论,但是说出的话又特别的空洞,这种语言表达是无益的,因为说的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孩子把握不住,反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家长们学会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小孩子懂什么”。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很多大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所说的,并没有什么建树性的东西,只是幼稚的言论,所以很多家长不经思考就否定了孩子所说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跟父母说什么,而做父母的也感觉到很恼火。不管家长们给孩子们说什么,都应该让他们把话说完,如果还没听孩子把话说完就开始打断他,批评他,指责他,会让孩子失去与家长交流表达的欲望。
3、学会平等对待
父母应该避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多不必要的限制,要学会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对待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去探索,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的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纳的。逆反心理的产生,正是出于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或愤怒。
4、、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所以等孩子长大了以后,他们就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但其实这种沟通关系是错误的,家长如果一味地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长,那么只会让孩子在隐忍中长大,迟早有一天会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