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教育:“聪明”还是“努力”父母该怎样表扬孩子

发布时间:2023-01-04 16:24:21

近年来,在积极性评价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表扬作为一种积极性评价在家庭教育中备受重视。能力和努力是两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能力表扬(如“你真聪明”)和努力表扬(如“你很努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使用的表扬方式。那么,表扬究竟应该指向孩子的聪明还是努力?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问题。

 

能力表扬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因素,如“我学习好是因为我聪明”。但是,当这些孩子遇到失败时,也会进行能力的反向归因,如“我没有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我很笨”。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对失败进行能力归因的儿童会表现出消极的自我认知、消极的情感、后续任务中较低水平的坚持性,并伴随成绩的不断下降,引发习得性无助反应。

 

既然“能力表扬”可能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恰当地实施表扬呢?

天童教育:“聪明”还是“努力”父母该怎样表扬孩子(图1) 

1、表扬应适“量”适“度”

 

当表扬过多时,它的价值便会降低,对孩子的强化作用也会减弱,所以父母给予孩子的表扬要适量。同时,父母也不应夸大表扬。如果孩子明明表现得不好,父母却要给予他们表扬,那么,这样的表扬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表扬,产生不安心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以至于无法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

 

2、表扬应对“事”不对“人”。

 

表扬和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均应对“事”不对“人”。在表扬过程中,父母应指向孩子的努力程度或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等,而不是孩子自身的能力和个性特质。表扬应尽可能具体,具体化的表扬与孩子的自我评价和信念之间出现差距与冲突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对孩子的发展更具指导性。

 

3、表扬要避免设置竞争性的情境。

 

许多父母常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试图以朋辈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自家孩子做得更好。在比较性和竞争性的情境中,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抵触情绪,甚至无法接受兄弟姐妹比自己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4、表扬要避免产生“低能力”的推论。

 

父母在表扬中要强调孩子的努力,但努力表扬并非总是适用的,以下情境中父母要慎用表扬,包括努力表扬:其一,当儿童在简单任务上取得成功时。其二,当儿童付出很大努力却依然失败时。在此类情境下,努力表扬对儿童的积极影响非常有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10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够清晰认知到努力与能力并非正相关,这时努力表扬反而会成为孩子推断自己低能力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