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对于孩子的训斥在所难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批评孩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家长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训斥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并且知错能改。这并不是靠单纯的批评就能够达到目的,更多的还需要家长掌握批评的时机与方式方法。
比如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家长万万不能批评训斥孩子,否则将会给孩子带来打击,不仅起不到让孩子认识错误的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阴影。
吃饭的时候不要训斥孩子
在餐桌上,无论有什么矛盾,都应该等到进餐结束后再处理。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如果家长训斥孩子,孩子吃饭带着消极情绪,不仅会影响食欲,导致吃不下饭,还会对肠胃消化造成影响。更严重的是,如果孩子被训斥得哭泣起来,边哭边吃,甚至有可能将食物呛进气管,造成窒息。因此,就算是父母真的想要批评孩子,也不要选择在孩子进食的时候加以指责,这样只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
睡前不要训斥孩子
有些家长可能会有睡前和孩子谈心的习惯,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谈心一定要是平和的,不可以借这个机会来指责训斥孩子。
孩子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期,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睡前批评孩子,让孩子带着情绪入睡,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休息。如果真的要批评孩子,在批评指正结束后,也不要立即让孩子睡觉,而是让孩子做点其他事情缓冲情绪,等到情绪平静下来再去睡觉。
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
有些家长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不顾场合,当着别人的面训斥孩子,其实这犯了教育孩子的大忌。孩子虽然小,但已经有了尊严的意识,家长这种行为会极大程度上损害孩子的自尊,甚至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抗以维护自己的尊严。有再大的事也一定要避开外人,等到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再对孩子进行批评,尽可能维护孩子的尊严。
当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就不要继续批评训斥孩子了
教育孩子讲究点到为止,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教育,目的就在于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因此,当孩子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时,家长就不要再不依不饶了,留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反思。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还依旧追着孩子批评个不停,只会让孩子情绪崩溃,没办法理性地看待问题。
对孩子的批评是把双刃剑,每位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在批评中取得进步,因此批评的时机和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就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让孩子在批评中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