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青少年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受到了很多家长的重视。对于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天童教育认为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我,让孩子重构关于自己的故事,这个过程需要家长去了解孩子经历了什么,以及孩子的所思所想。当了解了以后,就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进行重构。
确定感
孩子自我认同的危机,首先就是自我迷失,是一种不确定感。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这可能是一切焦虑和恐惧的根源。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孩子明确这些问题。所有的迷惘,首先是语言和表达的匮乏,选择词语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晰和命名自我,走出迷茫的过程。所以家长可以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确自我。
安全感
厌学、网瘾,根本原因是对现实的逃离。为什么会逃离?因为孩子的安全感出了问题,这个安全不是人身安全,而是自我组织、整合和统一的安全。家长要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放松的环境,帮孩子慢慢放下焦虑和恐惧,或者帮助孩子直面这些问题,并告诉孩子会发生什么。消除了这些恐惧,孩子至少能够前进几步,并对自我进行重构。
胜任感
孩子需要明确,我能行,我可以,我要独立,我不想再依赖大人。这个权利如果被家长剥夺,或者在寻求的过程中碰壁,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最后选择放弃和逃避。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期望,避免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短期目标也不要设置得太难,让孩子去承担一些通过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尽可能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重新认知自我,重构自我。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实现这一过程,或者用负面的思想来重构自己,就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家长如果发现了这些问题,不妨尝试用上述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实现正向的自我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