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质疑父母是这个世界最爱孩子的人。可为什么有时候这份深沉无私的爱,不仅没能得到回应,反成了孩子逃避的理由?
想要高质量的亲子关系,父母可以遵循二八定律试试。
01二分道理,八分共情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大部分父母在安慰受挫的孩子时,都会脱口而出:“没关系,遇到挫折爬起来,做个勇敢的男子汉。我小时候可比你坚强多了。”“别乱想了,一定是你误会他的意思了。想开点!”这么小的事情,别哭了,没事的。”
这样的父母生活中随处可见,遇到问题先讲道理,不顾及孩子的情绪。孩子不是电脑,不是往里面输入几行冷冰冰的代码,就能够去执行家长的指令。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需要父母痛他们所痛,少一点侮人不倦的说教,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去。
02二分监督,八分陪伴
父母如果像监工时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求孩子按他们的方法去做事。这样的控制不仅给孩子造成了紧张和焦虑,还剥夺了孩子试错和成长的机会。等孩子大了极易引发亲子矛盾,孩子要么逆反心重,要么没主见成了讨好型人格。
二分监督不是让父母实时纠错控制,是对眼前稚嫩的孩子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指导和挑剔。好的陪伴不是像领导一样高高在上指点江山,是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孩子相处。安静地陪着她,不催促不打扰,有的是无言的耐心与尊重,给她留出了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3、二分建议,八分尊重
大多数父母缺少的不是对孩子生活的规划和建议,而是对孩子的尊重。健康的亲子关系不能缺少分寸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想法和决定,这样的爱才能在良性循环中滋养孩子。
最后,愿天下的孩子都有关怀、尊重与他们共情的父母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