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来做客,即使你拿出孩子早就丢弃的玩具,小孩依旧不允许别人碰,到别人家看到喜欢的东西,小孩哭闹着要把它拿回家……
小孩为什么会这样呢?爸爸妈妈该如何面对小孩的占有欲呢?
1、正确对待小孩的占有欲
两岁的小孩,正处于分不清楚“你的”、“我的”童稚阶段。因此,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会拿走、感兴趣的东西就据为己有。小孩分清你、我、他之后,这种习惯和行为就会慢慢改善;但倘若父母对此没有很好的教育和指导,小孩或许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尽快帮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作为父母,在孩子处于“自我中心期”时,可以给小孩一些必要的指导,让小孩早日建立所有权的观念。比如,当小孩玩同伴的玩具时,你可以强调一下:“这布娃娃是小哥哥的,你只能玩不能带走,到时候要还给哥哥,你的布娃娃在家里呢!”这些话可以让他们尽快建立所有权的观念。
2、不要强求小孩“慷慨大方”
常常看到家长劝小孩把手里的玩具或零食分给同伴,即使小孩不乐意,眼泪汪汪,家长也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对于3岁以前的小孩,家长不必强迫他们“慷慨大方”。
3、让小孩形成“分享”的好习惯
小孩已经形成所有权的概念之后,占有欲仍然非常强烈,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小孩的这种独占心理可能和教育有关。应该教导小孩学会分享,比如吃饭时和小孩抢着吃、买东西时家人各一份,慢慢地,小孩就会发现分享的快乐,独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同时,强调小孩“借”、“还”的概念也很重要,让小孩知道,喜欢的东西可以暂时“借”来玩,但是不可以据为己有。养成借和还的习惯,对年幼的小孩来说,是件好事。
处理孩子间纷争的小招数
1、让小孩把玩具给小伙伴玩,不如教小孩和伙伴一起玩。
2、年幼的小孩一起玩可以让小孩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3、如果小孩非常厌烦伙伴,家长就要适当调解或把小孩抱开。
4、可以把不能分享而且小孩珍爱的玩具设置为禁区,不可以与其他人共享;把可以一起玩的玩具作为公共玩具。
5、去别人家做客,如果小孩之间因为玩具争吵,可以要求小孩拿最心爱的玩具和对方交换,否则不允许和同伴争夺。